服务热线
13122612987
在当今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浪潮中,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综合性经济形态,正逐渐崭露头角。它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,巧妙融合无人驾驶飞行技术、低空智联网等新质生产力要素,与空域资源、市场需求等关键因素相互作用,有力带动了低空基础设施、低空飞行器制造、低空运营服务和低空飞行保障等多个领域的发展。然而,我国低空经济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,政策驱动成为其发展的关键力量。当下,国家围绕空域、航空器、基础设施、市场需求这四大影响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,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政策和行业规范。
一、空域管理:从严格管制到灵活优化
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,高度依赖空域的开放与有效利用。但长期以来,国内空域受到严格管制,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低空经济的发展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国家通过多轮政策优化,逐步提升空域管理的灵活性,为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低空经济的繁荣创造有利条件。
(一)低空高度逐步放开
2010年,《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》将低空空域界定为真高1000米及以下。到了2016年,《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》提出科学规划空域,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,促进航空业发展,将低空空域扩展至真高3000米以下。这一调整为低空飞行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,推动了低空经济的初步发展。
(二)管制区域划分更科学
2023年12月实施的《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》对空域划分标准进行了明确界定,共分为七类。其中,A、B、C、D、E类为管制空域,G类(真高300米以下)、W类(真高120米以下)为非管制空域。这一分类首次划分出了低空非管制区域,标志着我国空域放开取得了实质性突破,也为空域使用进一步走向市场化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(三)管理体制日趋规范
2023年11月发布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域管理条例(征求意见稿)》明确指出,空域管理由国家空中交通管理领导机构统一领导,各级机构负责具体管理,这标志着我国空域管理日趋规范化。同时,《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》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,该条例简化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飞行审批流程。特别是对于微型、轻型、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,在适飞空域内的飞行活动无需提交飞行活动申请,审批管理正逐步向精细化、科学化迈进。
二、航空器发展:聚焦性能提升与技术创新
航空器作为低空飞行活动的核心载体,其性能与安全性的提升是推动行业进步的关键。当前,有关航空器制造方面的政策主要聚焦于以下三大方面。
(一)强化整机研发与制造能力
2024年1月发布的《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》明确要求“围绕未来智慧空中交通需求,加快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(eVTOL)研制及应用”。这意味着eVTOL将成为低空经济领域的重要支柱与核心载体之一。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,围绕无人机制造出台了一系列政策。例如,无锡抢先布局eVTOL、飞行汽车、无人直升机、工业级无人驾驶航空器整机制造新赛道,引入头部企业,提升本地整机研发制造能力;杭州则瞄准固定翼/多旋翼无人机、无人直升机、eVTOL整机研发,加快补链强链,建设低空产业创新高地。
(二)推动关键技术研发
2024年3月发布的《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(2024 - 2030年)》与2023年10月发布的《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》均明确提出,航空器发展应聚焦电动化转型,探索混合动力、氢动力及可持续燃料动力等多元化技术路径,以全面推动航空制造业的绿色化与智能化发展。此外,《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(2024 - 2030年)》还强调,针对无人化与智能化的发展趋势,必须集中力量攻克一系列核心技术,包括高精度定位技术、高效感知避障系统、先进自主飞行算法,以及智能集群作业协同控制技术等,以推动航空装备的全面升级与智能化应用。
(三)严把适航认证确保品质
2024年2月修正版的《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》对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生产、制造、销售等全链条实施了严格监管。明确规定所有民航产品及其零部件在正式投入运营前,必须获取型号合格审定(TC证)、生产许可审定(PC证)、适航合格审定(AC证)“三大通行证”,以确保符合“适航”标准。2018年11月正式发布的《无人机制造企业规范条件(征求意见稿)》详细列出了航空器制造企业在基础资质、创新能力、以及生产制造能力等方面的具体标准和要求。例如,在创新能力上,要求企业年度研发投入不低于当年总营业额的4%,以确保企业整体实力与技术层次达到既定标准。
三、基础设施建设:补齐短板,全面推进
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涵盖通用机场、飞行器起降站(点)、航空充(换)电站等物理设施,以及通讯系统、导航系统、监测系统等信息设施。当前,我国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,为补齐这一短板,中央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。
(一)国家层面大力支持
2022年6月,国家民航局发布《“十四五”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》,明确提出支持地方加快推进通用机场、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、低空通信监视能力建设。2024年,工信部、科技部、财政部、民航局联合印发《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(2024 - 2030年)》,鼓励地方政府将低空基础设施纳入城市建设规划,支持探索推进楼顶、地面、水上等场景起降点建设试点,推动建设智能化、集成型、多用途的通用航空基础设施。
(二)地方政府积极规划
目前,全国近10个省、市已发布低空经济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。在物理基础设施方面,地方政策重点聚焦通用机场、航空器起降平台、无人机公共测试场和飞行营地等内容。例如,深圳提出布设低空飞行器起降平台,以支持无人机和eVTOL等航空器的起降;武汉对建设无人机智能起降机巢、中大型无人驾驶航空器起降场、eVTOL起降场等设施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;南京提出建设低空航空器试飞测试场、操控员培训点和飞行营地,为飞行测试和训练提供必要空间。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,地方政策重点聚焦通信及导航设施、数字化管理服务系统及无人机反制系统建设三大板块。例如,南京要求打造低空飞行数据平台,构建低空数字智联网络,使用北斗、5G - A等技术推进低空通信、导航、监测等配套设施建设;深圳和杭州正推进5G - A网络的建设和卫星通信的应用,以提供高速、可靠的通信服务,满足低空飞行通信需求;芜湖市要求加快5G通信、北斗定位导航、ADS - B基站等天地一体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,构建智能化数字网络体系。
四、应用场景培育:多元化发展,满足市场需求
低空应用场景培育是指根据市场需求,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,开发和完善低空经济各种应用领域。在应用场景培育方面,《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(2024 - 2030年)》指出,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应主要聚焦传统通用航空业务规模化运营、新型通用航空消费、城市空中交通、航空物流配送及航空应急救援五大领域。
(一)传统通用航空业务
鼓励短途运输、农林植保、物探巡检等开展规模化、常态化运行,同时鼓励拓宽无人机商业化应用,提高传统通用航空业务的效率和效益。
(二)新型通用航空消费
鼓励开展低空旅游、航空运动、私人飞行和公务航空应用示范,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消费需求,推动低空经济向消费领域拓展。
(三)城市空中交通
鼓励探索构建立体交通低空航线网络,以eVTOL为重点开展应用示范,着力培育商务出行、空中摆渡、私人包机等载人空中交通新业态,缓解城市交通压力,提升城市交通效率。
(四)航空物流配送
鼓励开展无人机城际运输及末端配送应用示范,积极推动大型无人机支线物流连线组网,推动构建航空物流配送网络,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和灵活性。
(五)航空应急救援
鼓励围绕航空灭火、航空救援、公共卫生服务、应急通信/指挥四大领域,扩大航空应急救援装备示范应用,加快无人机在应急救援领域示范应用,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水平。
五、政策不足与展望
总体来看,各级政府已积极行动,通过政策引领、规划先行,从空域管理、航空器制造、基础设施建设、市场培育与拓展等多个维度,持续完善低空经济发展政策,以期实现低空经济的高质量、可持续增长。然而,当前政策仍存在三方面明显不足。
(一)空域管理政策有待细化
空域管理政策在空域分配与利用方面仍显粗放,尚未形成一套与飞行器类型、飞行作业区域、应用场景等相适配的精细化管理细则。这将导致空域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,难以适应复杂的低空环境和日益增长的低空飞行需求。
(二)低空飞行监管法规体系不完善
低空飞行监管法规体系仍有待完善,尚未制定保障飞行活动合法性和安全性的制度细则及应急响应机制。这可能会给低空飞行活动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,影响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。
(三)产业激励政策力度不足
产业激励政策仍然不足,税收优惠、财政补贴等措施虽已陆续出台,但力度不足以激励企业、高校和科研机构增加对数字低空技术的研发投入,加速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。这将制约低空经济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。
未来,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优化,低空经济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。政府应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,细化空域管理政策,完善低空飞行监管法规体系,加大产业激励政策力度,推动低空经济实现高质量、可持续发展。
(详细识别微信咨询)
能者会展网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,让您省心省力,轻松驾驭网站与微信公众号推广。我们助力您的展会宣传更加深入全面,为您的业务发展增添动力。选择能者会展网,让您的推广策略更上一层楼,收获无限商机。 能者会展网还提供展位搭建、电视大屏、桌椅花卉、礼品定制、餐饮小食、礼仪模特、活动策划、物流快递、视频宣传、酒店服务等服务有意向的可进行咨询查看。有意向的客户可加会展管家微信号也可电话咨询13122612987(微信电话同步),为您详细解答相关业务内容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注: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以及其他媒体,意在传达更多展会信息,展会内容与展会信息也随情况而变,参展前需再次确认时间是否正确,如有疑问或侵权可联系管理员(252290181)删除。
本页点击量:31
收藏